艾灸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可行!
来源:老艾堂养生馆加盟 编辑:艾灸加盟 时间:2020-2-2 18:05:32 浏览次数::200
分辨疫情
用现代科技技术
我们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了解这次疫情,我们知道影响人类健康的,主要是三种:
1、细菌:曾经的人类第一杀手,如霍乱、鼠疫等,
2、病毒:如SARS/这次的病毒以及艾滋病毒等。
3、基因导致的疫病:典型的就是癌症。

好比感冒和发烧以后,如果化验显示是病毒感染,则医生都不会给开药。就让回家休息、多喝水,多保温来强化自身免疫力。
所以我们知道真正战胜病毒的是自身免疫力系统,医疗是随时随地监控、辅助、替代我们被病毒侵害的脏腑组织功能。
而现代医学称为“自身免疫力”在我们中医一直有个贯穿始终的名字: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!

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“寒湿(瘟)疫”,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:
1、病发于冬季,而且主要是从冬至(2019年12月22日)开始,经历了小寒(2020年1月6日)、大寒节气(2020年1月20日),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。
按照“冬九九”来看,发病正值“一九”前后(2019年12月22日~2019年12月30日)。所以在这个季节,“寒”邪是毫无疑问的。对于“湿”,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,今年尤甚。
以往这个时候,武汉开始降雪了。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,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,湿气非常重,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。“非其时而有其气”,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,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,就容易出现瘟疫。
“疫”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。“寒湿(瘟)疫”,之所以加“瘟”字,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。
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,这个“瘟”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,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、物候下形成的。
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三版)》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“疫病”范畴,其病因为“感受疫戾之气”。如果说得再具体些,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“寒湿(瘟)疫”。

2、病性上属于阴病,《黄帝内经》讲“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”,阳病、阴病的性质、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。若为温疫或湿瘟,病性上属于阳病,结局是伤阴,是以伤阴为主线。
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,病性上属于阴病,是以伤阳为主线。所以在治法上,一定是针对寒和湿。
具体来说,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,治疗寒邪,要温散、透邪,用辛温解表之法。治疗湿邪,要芳香避秽化浊。这是一个大的原则。
3、从病位来看,在肺或脾,《黄帝内经》讲“形寒饮冷则伤肺”,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,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。
通过问诊,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,而且非常典型,如周身倦怠乏力,食欲不好,恶心、呕吐,脘痞胀满,腹泻或便秘等。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。
4、在分期上分为4 期,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,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,即早期、中期、晚期及恢复期。
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: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,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,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(内闭外脱),恢复期为肺脾气虚。
5、在用药上,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,避秽化浊,而且应该一以贯之。
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、神术散、达原饮等,中期用宣白承气汤、藿朴夏苓汤等,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,恢复期用六君子汤、理中汤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体质、年龄、基础病不同,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,证候可以有所差别。但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伤阳为其主线。有些偏于阳性体质者,很快就化热、化燥,甚至伤阴。
2、《健康报》: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除了外出戴口罩、勤洗手等,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?

1、艾 灸
该病病邪为“寒湿”,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,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,食用温热饮食。除了服用中药,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,如艾灸神阙、关元、气海、胃脘、足三里等,可以温阳散寒除湿,调理脾胃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。
2、吃大蒜
2003年非典时,我们在进入病房前都吃大蒜。大蒜素有抗菌作用,对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。这是我们非典时期积累的经验,有病无病都可以用。
3、代茶饮
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(瘟)疫方:苏叶6克,藿香叶6克,陈皮9克,煨草果6克,生姜3片(寒湿重者,生姜用5~10片)。煎汤代茶饮。
4、中成药
预防上,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(或水),剂量减半。
全民艾防范,艾灸创业正当时
2020投资风暴
艾灸创业免费在线培训
扫码立即咨询
延伸阅读: